胳膊 “挎篮”?走路“划圈”?中风康复警惕五大“坑”

发布时间:2024-04-18 访问量:

近年来,

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

在人群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病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吞咽困难、

言语不清等功能障碍。



患者和家属很容易陷入

迷茫、混乱、焦虑的状态中,

有的对治疗急于求成、

有的颓废萎靡……



今天,

真真总结了脑卒中患者

康复路上的五个“坑”,

掉进这些坑,就很可能让

卒中患者出现

胳膊 “挎篮” 走路“划圈"

的异常运动模式。


01

病情稳定了再做康复


卒中后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6个月以内。患者发病后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应尽早按照医生们制订的个体化、循序渐进的方案,接受康复治疗。



脑卒中轻到中度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可以进行床边康复训练。


02

把患者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医院常常看到,一些患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床上坐起来需要搬,上轮椅需要抱。有些家属和患者认为,得病了应该好好“养着”。其实,无微不至的照顾会成为患者生活自理的“拦路虎”。



很大一部分患者通过短时间康复指导,就能够独立完成吃饭、起身、挪动等日常生活动作。一些瘫痪重、认知差的患者,只要科学规范坚持康复,在反复训练后,多数也能够达到自理或者半自理。


03

活动越多好得越快


常常听到家属埋怨病人“你就是太懒了,必须得刻苦锻炼”,谁谁就是自己拼命练好的等等。


事实并非如此,脑卒中发病后,由于损伤了中枢神经,患者出现上肢屈肌占优势,下肢伸肌占优势的异常运动模式。在没有专业治疗团队指导下“苦练”,反而会强化异常运动模式阻碍正常运动模式


这也是很多脑卒中患者留有胳膊 “挎篮”,走路“划圈”“补零”等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04

训练矫正必须强制


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及主动活动贯穿于脑卒中患者的整个恢复期。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和家属,希望通过“强制性”训练或矫正,“帮助”患者恢复到病前的肢体状态,这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关节活动不能超越正常活动范围,同时要格外注意活动角度和方向的把握,否则不仅会引起疼痛,还会导致韧带断裂、关节腔内慢性炎症。许多偏瘫患者自己锻炼后,出现“肩膀疼”“手肿手疼”“大胯疼”等问题,而这些可以通过早期康复指导、规范训练避免。


05

多多练习就能越走越利索 


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和家属的心态是一开始担心焦虑,病情稳定后,又会期待尽快恢复行走等功能。很多心急的患者都要求家属搀扶自己在医院的走廊里,扶着扶手练习站立,缓慢步行。他们常认为康复过程是家属搀扶着行走→自己扶着扶手行走独立步行。


这种康复观念也是“坑”,掉进去,影响后半生。特别是有些患者,在还不具备独立坐、站能力的时候,就想练走,不仅容易摔倒受伤,还极有可能导致躯体、关节不可逆损伤。


这好比家长搀扶五六个月大婴儿站起来走路。强行的步行训练不仅不会帮助患者,反而会出现膝关节过伸,就是迈步时膝盖咯噔响不受控制、“划圈”步态、健腿过度负重导致关节或肌肉疼痛。而这些通过正确的康复指导和训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真康复,让康复之路更轻松




三真康复是湘雅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六所院校(康复治疗、全科、护理专业)的教学医院。


三真康复是全国异地医保联网结算医院,医疗康复、工伤康复、残疾人康复协议医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康复医院30强


三真康复致力于帮助每一位患者缓解病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品质,健康快乐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热线:0731-8888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