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出现并发症,三真多学科团队合作助其重启康复“进度条”
57岁的建筑工人谭卫(化名)一年多前在一次高空施工作业时意外坠落,脑部重伤昏迷,送医抢救时,医生告知家属:“不要抱太大希望。”7个多月后,谭卫奇迹般醒来。
今年年初,谭卫转入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开启长期康复之路。在康复期间,患者的康复进度一度出现停滞现象,经多学科团队合作会诊,查出其出现功能障碍的根源——脑外伤并发症低颅压性脑积水,并成功为其实施了脑积水分流手术。现在谭卫的康复之路重新步入了正轨——“他比以前话多了,意识也改善了很多,我希望他在三真康复变得越来越好。”他的妻子胡女士说。
01
重症颅脑损伤的丈夫
能坐、能吃、能说了
最近,长沙持续晴热高温,梅溪湖院区病房里却凉爽舒适。胡女士推着刚做完康复手法治疗的丈夫回到病房,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喂水。她用一次性杯子倒了半杯水送到丈夫的嘴边,没多久他就喝完了,没有呛咳。她又把丈夫抱到床上坐下,要求丈夫把右手从她的肩上滑下来。谭卫躺到床上后,用右手扯被子给自己盖上。
“以前他喝水我都要担心,只敢一小口一小口地喂他喝,怕他呛到。现在,他喝水、吃饭都跟正常人一样了,我轻松了很多。他现在胃口可好了,早上能吃两个水煮蛋,中午能吃两大碗饭菜,比我还能吃!”说起丈夫现在的状态,胡女士很是欣慰,“当时他已经是脑疝了,医生都说不要抱希望。现在他能康复到这个样子让我们很高兴,我希望他在三真康复得越来越好。”
从前的谭卫身强体壮,用胡女士的话说“身体就像钢板一样”,但遭遇意外后,一切都彻底改变了。意外发生时,谭卫面临的是生和死的问题;活下来后,他面临着新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活得好?
康复介入越早,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越好。入住三真后,三真的医护康团队在精准评估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谭卫的各项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胡女士陪着丈夫做康复治疗
“到这里康复后,他的肌张力稍好一些了,右边手脚能自己稍微动一下。他基本能坐了,我扶着他站时,他的双脚能踩到地上了。他意识有提高,话也比以前多了,做针灸和手法治疗时会和医生说几句,和儿子视频时也会说两句。”胡女士说着,欣慰地笑了起来。“这里的医生专业、责任心强,护士也细心、有爱心,让我对未来也越来越有信心。”
02
及时查出脑外伤后遗症
术后回归康复正轨
发生意外后,谭卫经历了三次脑部手术。前两次是意外后的开颅手术和补颅手术,第三次是在三真,做了脑积水分流手术。
梅溪湖院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唐元辉介绍,谭卫转到三真医院后,第一周期主要进行改善肌张力、昏迷促醒等康复,当时的效果挺好的,意识、言语功能恢复进展都不错;但病人在进入康复的第3—4个月时,康复进度出现停滞甚至有倒退迹象。“他变得沉默寡言、不运动、表情呆滞。我们立刻警觉,病人大概率身体出了问题,高度怀疑出现了脑外伤并发症。”
果不其然,在医院组织多学科团队会诊及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其脑室系统明显扩大,考虑外伤后脑积水形成。“大多数脑外伤病人会形成正常颅压的脑积水,但是我们给这个病人做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后发现他腰穿的压力并不高,但颅压只有40—60,健康人的颅压是70—200,他属于典型的低颅压性脑积水,这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得出结论后,医生与家属进行了积极沟通,告知了其病因和解决方案。“低颅压性脑积水会导致患者康复停止,出现了更多的功能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方法是做分流手术。”
在思虑了一段时间后,家属最后选择了信任三真,让谭卫接受了手术治疗。“我们专门给他选用了一种压力可以调成0的特殊分流管。幸运的是,他的手术很成功。手术四五天后,家属就明显感觉到他的言语、反应较前好转。”唐医师说,手术后的谭卫再次进入了康复正轨,与术前的状态相比,改善很明显。“现在手术有一个月了,他的兴奋度、智力水平都比来三真前更好一些了。最近我们打算再给他调一下压力,看看他能不能变得更好一些。我们对他的康复目标是实现生活自理,让他的生活质量好起来,也让他的家人能减轻负担。”
03
保障神经康复患者安全
多学科合作很重要
脑外伤病人的并发症一般会在外伤后3—6个月出现,虽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不高,但一旦发生,就会使病人的康复进入死循环。像谭卫这样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如果出现并发症没有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智力障碍,甚至再次陷入昏迷。
所以,神经康复一定要重视神经损伤后的并发症处理,多学科团队的配合就非常重要。除了专业的康复治疗团队,三真神经外科的医师团队也在患者功能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做到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