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脑梗后无法吞咽,通过这些康复训练他重拾美味人生
红网时刻新闻9月22日讯 民以食为天,但食以吞为先。我们每日进食不仅仅是为了饱腹和摄取食物的营养,享受食物的美味也是人生一大幸福。但对于需要借助鼻饲管进食的吞咽障碍患者而言,尝到食物的味道是一种奢侈。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及时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对其吞咽功能恢复,重拾美味人生,非常重要。
01
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手段
为患者解决难“咽”之苦
64岁的宋先生患高血压多年,近几年脑梗发作过两次,但都未引起重视。直到今年2月初,宋先生第三次脑梗死发作。因错过了最佳溶栓期,紧急施救后,宋先生遗留有肢体偏瘫及吞咽障碍等,只能通过鼻饲管进食以补充营养,医生建议其尽快接受正规康复治疗。子女遂将其接到长沙一家康复医院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康复,后又转入长沙三真康复医院书院路院区。
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出现食团溢入咽部、运送困难、渗漏、 误吸等情况。
入院时,宋先生坐着轮椅,插着鼻饲管,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家人照顾。三真多学科团队对其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宋先生存在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言语含糊、ADL功能重度依赖等情况。在和家属沟通康复目标时,其子女希望父亲能尽快拔掉鼻饲管像正常人一样吃上饭,恢复最基本的生活质量。
为了让宋先生尽快摆脱鼻饲管,恢复正常的吞咽模式,康复治疗师为患者制定了包括针刺治疗、口颜面感觉刺激、舌肌训练、门德尔松训练、呼吸训练等精准康复治疗方案,帮助其建立正常的吞咽模式,增大食团推送力,逐步完全经口进食单一质地食物。同时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康复治疗师在治疗中也一直给宋先生进行适宜的心理疏导,帮他树立康复信心。
治疗第35天
治疗第47天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宋先生如愿拔除了鼻饲管。此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摄食训练,宋先生从开始的进食稀粥,慢慢过渡到进食偏软的米饭,最后终于能完全像正常人一样吃可口的饭菜,气色和情绪也一天比一天好,子女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我爸爸现在胃口好极了,吃鸡鸭鱼肉都没问题。我们吃什么饭菜,他就能吃什么饭菜,他喜欢吃什么,我就做什么。这都是多亏了医院的医生和康复治疗师!”
02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如何治疗?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易出现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如果吞咽障碍长期存在,不仅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进食,导致营养不良等状况的发生,同时还会增加其发生窒息与吸入性肺炎的风险,最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治时,患者在确诊吞咽障碍后,医院一般建议采用插入鼻饲管的方式来避免患者吞咽风险,补充患者营养。简单来说,就是从鼻腔里插入一根管子到患者的胃部,然后通过注射器把流质的食物注射进去。插入的鼻饲管将24小时保留,以方便一日三餐的营养支持。
但患者长期依赖鼻饲管也会产生副作用,如会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增加患者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造成阻碍等。如何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早日摆脱鼻饲,恢复经口进食,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训练是吞咽障碍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改善生理功能来提高吞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提高吞咽肌肉收缩力量、速率和肌肉的协调能力,以达到安全有效地吞咽。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一般分为间接训练和直接训练。
间接训练是从预防失用性功能低下、改善吞咽相关器官的运动及协调动作入手,为经口腔摄取营养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备,方法有口腔感觉训练、冰刺激训练、嗅觉刺激、味觉刺激、K点刺激、口腔运动训练技术等。
直接训练即进食时采取的措施,包括:进食环境、进食体位和姿势、食物的形态、食物性状、食团入口位置、一口量、进食速度、吞咽辅助手法及进食时的提醒等。
除了以上训练方法外,经颅磁刺激、针灸治疗、特色中药等治疗方法,也常被用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
03
鼻饲管什么时间能拔下来?
何时拔除鼻饲管,应视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而定。临床上,通常会采用传统评估方法或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方法进行判定。
宋先生治疗前后评估对比
传统评估方法是以进食的量为拔管的指征。当患者在鼻饲管置管的情况下每餐能够吞下200ml 以上的流质食物,且连续2天无不适反应,即可拔除鼻饲管。该评估方法能确保患者拔管后的进食量,保证机体所需营养,且方法简便易行,易于临床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是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喝下30 ml温水,根据患者有无呛咳及记录喝水次数,将吞咽功能障碍分成5级。洼田饮水试验连续3次评定结果为2级或2级以上可作为拔管指征。
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由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营养师以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文转载自红网,附原文链接:
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3/66/13076716.html